林容萱
碩士班法律組2010級
2011年通過律師、司法官特考

 

 

一、前言
二、在第一次學習法律的階段
三、選擇國考書籍及資料
四、唸書方式與時間分配
    (一)唸書的次數及流程
    (二)時間分配
    (三)各階段準備方向
    (四)是否參加讀書會、補習?
五、摘要方式
六、寫實例題的方式
七、上陣時的準備
八、如何調整身心狀態
    (一)準備過程中
    (二)面對落榜
    (三)調整方向,適應考試
九、小結-祝大家好運

 

(編按:在主文之前,小編多嘴兩句。在這邊很榮幸的請到去年司法官、律師雙榜的容萱,來為我們談一談她準備國考的方法和心路歷程。對於很多法律人來說,我想能否在這條路上堅持而成功的通過考驗,除了運氣、更多是心理狀態的調整與實力的累積。特別邀請了容萱幫忙撰寫此篇,主要除了是給各位讀者作為參考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表揚容萱能夠兼顧了準備國考與所上事務,這種對於時間安排與自我要求的精神,真是相當的不容易。好啦,廢話說完啦,容萱要小編提醒一下各位,本文很長而且具有強烈個人風格,請各位看官自行斟酌取用啦!)

 

一、前言


有人說國考是法律人的宿命,我覺得對於其它需要考照的職業,這句話都適用,但律師及司法官考試因為出題方向及實例題的形式,讓人摸不著頭緒,許多人的信心也漸漸消失,但這種莫名的考選制度短期內不會改變,所以我覺得考生就像賭徒一樣;只是既然要加入戰局,就要想辦法讓自己手上多一些籌碼、堅持下去,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讀書的方式因人而異,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所以我聽從科法所畢業學姊的建議去搜集眾人的考試經驗(例如:PTT的Examination版)。一方面參考讀書習性跟我比較像的人是如何安排進度,另一方面從大家閱讀的資料及答題經驗去抓出要唸哪些、唸到什麼程度、怎麼寫題目才能一目瞭然,盡量讓準備的過程可以事半功倍。而網路上已有許多分享的讀書方式的心得文,所以本篇重點會集中在其它部分。


我在大學時法科成績中上,但對於國考以外的科目掌握度比較高,記憶力不算太好,對抽象文字吸收困難。平時唸書進度非常不固定(可能一天看80頁,隔天10頁),一天實際唸法科書的時間不會超過8小時。99年曾參加高考法制、司法官及律師考試,卻都落榜,而且平均差3分以上,過程中一度想要放棄,但因旁人的鼓勵而繼續走了下去。


我希望本篇心得的後半段能對仍在國考路上的賭徒們有些幫助,因為我也曾在過程中迷路、心中有許多掙扎。現在想來,我很慶幸99年落榜,讓我能深刻體認到努力不一定會達到目的,但想要到達,就必須一直走下去


總之,本篇心得不走邏輯法律人風格(其實是因為本人不太有邏輯,我上榜大概證明了運氣的重要......),比較像雜感,對於過去二年的記錄。

 

 

二、在第一次學習法律的階段


在大學第一次學習法科時,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體系架構跟推理過程,才有辦法一以貫之,意即,可以思考、推衍若從不同觀點切入,在特定案件或法規制定上,應該長什麼樣子,所以十分建議好好閱讀教科書(例如王澤鑑老師的法律思維與民事實例、陳敏老師的行政法總論、劉連煜老師的公司法、證交法等)。在這個階段如果直接閱讀補習班的參考書,因為缺乏完整的論理過程,雖然內容整理了各家學說及實務見解,但東一塊、西一塊;再加上法律條文編排、實務見解不一定有前後一貫的邏輯,有些學說見解也不一定是站在同一條線上打架,如果第一次學習沒有架構好主幹而把分枝收集起來,反而會在森林中迷路。雖然短期內或許可在考試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但在國考甚至是就業後,對於瞬息萬變的社會及法規,永遠有背不完的東西,如果不能掌握主幹,會非常辛苦。


以我自己為例,大學時認真唸過林鈺雄老師的刑訴課本,在看補習班參考書時,便能比較清楚的知道這些爭論是從何而來、應該在流程中的哪個區塊;但大學臨時抱佛腳的債各,考完期末考就灰飛湮滅,國考時對於債法的題目常常是束手無策。

 

 


三、選擇國考書籍及資料


準備國考跟第一次接觸法科、學術研究不一樣,是比誰對內容及出題模式熟悉、可以在短時間內「反射」出答案。所以,每科唸一本書打底,再加解題書及總複習講義(可有可無)即可。至於哪些書比較適合,我先翻過大家比較推的幾本書,選一本看起來比較對tone的唸


打底的書是指第一遍看的書,我覺得要夠廣(近期學說、修法、實務見解)而且淺顯易懂,教科書不太適合在此階段閱讀;解題書則是要至少有近五年的國考、研究所題目且以主題式的方式呈現,盡量是同一作者寫的,但因為各家解答都有怪怪的地方,可以跟同學相互討論、參考各家解答後,討論出一個比較可信的答案;總複習的話,主要是為了補充底本書沒有的文章、實務見解整理及當年研究所考題,除了各家補習班的課程及考猜外,一些專出考用書的出版社的書籍也可參考。


而修法及判解資訊,除了靠補習班的整理外,我每星期會上法源法律網看一下法律新聞、法規新訊。至於要不要追期刊論文、或是每個月的實務見解整理,見仁見智。我第一年因為深恐漏掉任何資訊而印了許多期刊論文,只看了部分,雖然考卷上出現似曾相識的敘述,但怎麼也想不起內容。像我不是記憶力很好、唸書很有定力的人,所以後來選擇先把基本盤顧好,新的資訊只看總複習的書或講義,有餘力才會找文章來看。畢竟時間有限,要把力氣花在刀口上。

 

書櫃2  

(編按:準備國考專用的書庫玉照。)

 

四、唸書方式與時間分配


(一)唸書的次數及流程


第一遍是把底本書唸過一次,以「看懂」為準,把概念及體系架構好,不需要看太細。第二、第三遍有時會看整理的摘要(詳見下述)或解題書。但如果看解題書時,發現對於體系架構仍不甚清楚,則建議再看一次底本書(弄不清的隨時回去查教科書)、請教該科的強者。


第一年我是全部科目走完第一遍後再看解題書,但第二年我覺得這樣印象不夠深刻,所以看完底本書後,直接先看解題書,強化一下印象並藉由題目把不熟的地方找出來做些標記。而最後衝刺時,對於比較不熟悉的科目會看解題書,比較熟的科目看摘要。


但究竟哪個部分要多唸幾次?其實就是80/20法則。我覺得考過的東西一定要熟,熟到看到一樣的考點可以毫不猶豫指出法律爭點為何,所以寧可不要一直唸底本書,拼命唸解題書;而那20%,就是新出的學說、判決及不常考的冷門爭點,我則是在腦容量有空時才把冷僻的東西記下來,不然大多是看過就好(沒時間就跟他說再見吧)。畢竟,考卷上的題目,一眼看過去,會的頂多一半而已,先把握過去考過的才能穩住根基。


又,第一試跟第二試相隔約二個月,建議一開始準備即往實例題的方向準備,考前一個月再寫考古題(新制預試、100年司法官及律師題目)及熟悉冷僻法條。

 

(二)時間分配


在決定投入國考後,其它事情的次序會比較後面,當有衝突時只要想一下優先順序,就會知道怎麼樣安排比較妥適。但是絕對不可少的是讓自己放鬆、運動的時間。


每個人唸書快慢不同,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太一樣,但我覺得至少要唸過一遍底本書再加上二遍解題書才算比較適當的。我第二年準備是從2月中讀到7月底才把所有的科目走完底本書及一遍解題書(一天約6~8小時),建議如果是第一次準備的,可以空出10個月到12個月準備,比較不會那麼趕。


每個科目唸多久,建議以第二試的配分來決定分配多少時間。像民法三題(先不論綜合題)-債、物權、身分各占45分,則花在民總跟債篇的時間就不要比物權多太多,債法的東西多且雜,但唸再多也無法在考試時間內完整反映在考卷上。而公司法過去被視為小科,但在第二試卻占80分,則可多下功夫。


因為我唸書習性比較不固定,所以排進度時以一個星期為單位,先進行大科,只有一試才出現的科目(例如國公、國私、法倫)考前一個月再唸就好。通常到考前一個星期,我才會定出詳細每天應該唸什麼的計畫。實際唸書進度大略如下:
3月:民法、行政法
4月:刑法、行政法
5月:刑法、民訴、憲法
6月:刑訴、公司、證交、保險
7月:海商、票據、國公、國私、法倫
8月:Review條文、總複習書
9月:漫畫及電影(一試放榜前心情很緊張)、解題書(物權、身分、刑法)
10月司法官考前:總複習書(憲法、民訴、刑訴)、
10月律師考前:解題書(公司、證交、民訴)、摘要(票據、保險、行政法、刑法、刑訴)。

 

考前一星期較為詳細的進度  

(編按:上圖為考前一星期的進度安排!)

 

(三)各階段準備方向


一試題目各科差異很大:公法較重基本概念、民法多實例題、刑事法實務見解比重高、商法則較冷僻。比較需要特別準備的是國公、國私、法倫,我覺得考前一星期再來看用短期記憶應付就好;商法的話記得把條文從頭到尾看一下,數字記不住就讓它去吧。答題時記得掌握時間,尤其是民法民訴一科題幹敘述較長。畫卡時建議寫一題畫一題,一次畫容易畫錯且有可能面臨時間不足畫不完的窘境。


二試實例題,建議多寫題目練習如何在時間內抓到爭點寫出言簡意賅的內容(詳見下述)。綜合題部分民事法可注意幾個議題:消滅時效(抗辯主義、在多數被告中一人主張對他人之效力)、共同訴訟(究為普通共同或類似必要共同訴訟,需思考實體法的規定)、既判力、不真正連帶(多數當事人、起訴效力、主張共通、證據共通、送達效力、訴訟標的價額);刑事法則要特別注意單一性同一性。

 

司法官口試對於分數較接近門檻的人有比較重大的影響,因為口試成績為100分,將與二試成績加總,但口試成績大多在70~80分間,所以二試成績高的口試比較不需要擔心。口試時我看了近二個月的司法周刊以及時事熱門議題的整理(有組讀書會相互交流),主要還是圍繞在法律倫理以及司法改革議題上。在這裡我十分感謝志潔老師替我模擬面試,甚至在口試前一天老師到台中參加研討會,還特地打電話幫我演練、打氣,讓我臨場時能夠比較安心地面對口委的問答。

 

(四)是否參加讀書會、補習?


二年我都有參加讀書會主要是練習寫題目及相互討論。對我而言,參加讀書會讓進度較為明確,且跟朋友聊天、抱怨心情上比較放鬆。對於大家比較弱的科目,有學長姊帶的好處是很快就能找到盲點,但同學間相互討論也收穫不少。所以如果時間上允許,我蠻建議開讀書會的。非第一年準備的考生,或許可以考慮在一試結束後密集開幾次熟悉一下寫題目的手感即可。


我大四時每一科都聽過一次面授,但後來我覺得,面授、函授比較適合在不熟悉的科目,且內容多是入門程度。像大學時民法課程比重高,則補習時不需要再聽一遍。我自己是聽覺學習比視覺有效果,就比較適合聽課;有些人則相反,直接看書即可。總之,是否補習可以衡量時間及學習方式。

 

 

五、摘要方式


這裡指的「摘要」,是指考前最後一遍要看的東西,要夠精簡、涵蓋該科重要部分。我的摘要大概有下述三種形式,而新的資訊除了手寫補上外,也會撕下講義或書中重要部分補上:


(一)重新寫一份


我唯一如此做的科目只有行政法,因為實在太花時間,當初會做是因為講義並沒有辦法詳實反應老師上課的內容。如此做的好處是讀來方便、快速,但對於不熟悉的科目很容易流於抄書。


(二)以補習班講義為底本


這算是折衷的方法,我會找架構比較清楚的補習班講義,於第一次看底本書的時候,對於比較不熟的內容以及講義上沒有的,填上去或是在講義上做記號,這樣之後要閱讀、增補,就以講義為主。

 

看完一段可在旁邊做筆記_講議中有用的部分可撕下來集中成一本  

(編按:如上圖。)

 


(三)貼便利貼在法條上


比較需要搭配法條記憶的刑分及證交,會建議以這樣的方式做。主要是把條文重點標出來後,簡短寫出爭議之處及二種說法。

 

 

六 、寫實例題的方式


過去學校考試較有時間可以寫出完整的三段論法,舊制律司考試一題25分可以寫30分鐘,還是有時間可以完整的舖陳。但在新制下,200分的卷子只有180分鐘、300分的卷子只有240分鐘可以寫,所以答題時要更言簡意賅。我的作法是省略大前提的敘述(可能不寫或只寫一句),直接進入本案的涵攝,多引用題目事實進行討論。意即,標題先寫結論並於其後括號寫出相關法條,開頭便言明本題問題點何在(例如:本案爭點在於行政處分之法效性,分述如下),若有學說實務有重大歧異,則會開兩說(有時間的話兩說都涵攝一下),最後再於小結採一說並說明於本案適用之情形。畢竟,若知道如何於本案涵攝,則表示大前提論述的東西你是懂的。


面對一眼看過去不太會的題目,我是先把題目事實翻成法律名詞,然後看看有沒有哪裡怪怪的,千萬不要空白。又,我不建議跳題或空頁寫,如果要跳題就直接題號標明,因為空頁風險很大。而新制題目較過往為長,若出題老師沒有分小題,要特別注意題目問了幾個人或行為。像律師刑訴有一題問A、B、C三個人,我推論一個人占10分,要寫的點一個人可能1到2個,要小心不要漏寫

 

文字陳述上我是傾向白話易懂,一來我不太會寫文言文,二來老師一天看那麼多考卷,寫白話些較易閱讀,也是給彼此方便。 

 

那一題究竟該寫幾行?我覺得以「時間」決定篇幅。所以例如行政法一個小題10分,表示只有9分鐘可以寫,最長頂多寫到6行。6行中大前提不超過2行,其它都用來好好討論本案事實涵攝到法律上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新制的「特色」綜合題,以預試及100年的題目看來,仍是實體法與程序法分家,只要記得題目是有連貫性,別前後矛盾即可。而從結果看來,綜合題的給分似乎比較甜一點,請大家把握時間一定要寫完。

 

 

七、上陣時的準備


1、萬事齊備


准考證、身分證帶好別遺失,文具多帶幾份、手表要有電、提早到考場、睡眠充足。


2、處變不驚


碰到不會的題目,心裡要想著我不會其它人也不會,很有信心的把題目給的條件一一分析;遇到看過的爭點,也不用過於興奮,順順的寫完。


3、掌握時間


拿到考卷先按每題配分標好時間,時間到就跳下一題,以寫完為原則。


4、放輕鬆


第一年上考場我十分緊張,而後才發現看錯了不少題目。所以第二年我上考場時催 眠自己只是一個觀光客(當然考卷還是有認真寫),觀察周邊人的行徑。而腦筋一片空白也不用擔心,這樣你就不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可以好好思考題目的事實。

 

 

八、如何調整身心狀態


(一)準備過程中


我覺得最佳狀態是身心平衡,國考並不是生活的全部。第一年準備的時候,因為覺得這是一個很難的考試,所以社團、運動都放一旁,連看場電影都有罪惡感,心情上也很緊繃,搞到後來身體變的很不好,精神不濟。所以第二年我開始去上舞蹈課,當我唸書覺得厭倦了,就拿起漫畫或是去看場電影、跟朋友聊。

 

戰友的加油紙條  

 

(編按:國考的路上能有相互扶持的朋友,可以讓腳步更加穩健喔!)

 

(二)面對落榜


第一年放榜時,我正在課堂上口頭報告,得知落榜結果,整堂課很恍忽。腦子裡各種想法飛來飛去--因為我覺得自己很認真了,怎麼還會是這樣的結果,會不會我根本不適合走法律這條路?而忙碌的研究生生活,能讓我有多少時間唸書?不知該怎麼辦的情況下,打給了學長姊,大部分的人都告訴我說,儘快讓生活回到常軌,排一下進度,就知道自己剩多少時間,要從何時開始努力。


這兩年中,每當看到上榜的人總有幾分羨慕,面對親朋好友詢問「最近在幹麻」時,也只能呈現一條米蟲;而家人詢問成績為何這麼難看、為何沒考上時,又是一刀刀刺進心中,這個問題即便問現在的我,也答不上來。但後來我告訴自己,如果老天會在每個人的人生中設下一道障礙,那麼早點碰到也是好的;一位交大科法畢業的學姊也說,五年後看來,花幾年考上其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別讓準備考試的生活中只有考試這件事,唸唸語文或增進研究能力也並非完全相斥,只是時間比重分配上孰重孰輕


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因為考試而否定自己、失去信心。目前的考試制度,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及與現實世界脫軌的狀況...),過去四五年的努力,僅以短短幾十頁紙評定,本來就會有遺珠(而且我一直不懂為何考選部不公布參考答案,以受公評?年復一年的考試考生根本無從得知究竟是文字表達上的問題還是答題方向根本錯誤)。就把考試當成工作,不同的工作內容、環境,要改變它之前,總要了解、適應。

 

(三)調整方向,適應考試


去年在幫忙新生報到時,有空跟倪老師聊了一下,他問我說:「你覺得去年哪裡沒準備好?」當下我沒辦法給一個肯定的答案。我心中對考試制度充滿著怨言,也覺得落榜原因不明。為了找出答案,我重新寫了99年司律的題目跟學長姊檢討,才發現是我答題上過於零散、寫太多大前提(理論),根本沒有好好的討論本題事實涵攝的過程,這才深刻體會到邱老師口中「只會背理論的人」真意為何;在唸書方向上,對於考過的點雖然有印象,但沒有辦法寫的很漂亮,才發現我應該集中火力在常考的地方。


有位學姊曾跟我說:如果你落榜後上榜,表示你有反省、調整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落榜後,除了抱怨不合理的考選制度外,可能也要檢討是不是準備方向出問題?還是答題上令人不知所云?

 

 


九、小結-祝大家好運


通過司法官考試是一直是我不敢奢望的,對比其它上榜、或正在努力的朋友,我不覺得我多懂了什麼。在這二年中,有很多學長姊無私的給予建議、帶讀書會,有很多朋友同學願意在我陷入低潮時拉我一把、打氣,十分謝謝他們。但願上述的分享能給投入國考的人一些幫助,早日脫離這賭博人生。祝大家好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tui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