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瑋明
2009
級碩班法律組
                                             
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

 

心態:


    很久以前就聽聞交大科法所的盛名,推甄時認真寫了自傳和讀書計畫,整理了大學時代課外表現的豐功偉業,煞有其事地躍躍欲試,但在初審就吃了敗仗。因此在考試階段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並沒有強烈的得失心。我想保持輕鬆的心情和順其自然的態度,是我在後來面試階段能夠從容應對,不至於失常的主要原因。

 

考試階段:

 

  書審資料:

 

       由於當時主力在準備傑賽普模擬法庭辯論賽,所以我將推甄時寫的同一份自傳和讀書計畫又寄了過去,比較不同的地方是參考了其他同學在推甄時的經驗,我將附件盡量補齊,在自傳或其他資料中提及的課外表現全部提出相關文件證明,否則若沒有對應的附件佐證,只淪為自己吹噓的紙上空言,無法取信於審核的老師們;另外我強烈建議學弟妹有時間要多去考語文的能力檢定,像我雖然聲稱自己的英文不錯,也有提供國際性的活動與比賽紀錄,但在面試時被老師問起有無檢定的證明,頓時啞口無言。若當時能拿出漂亮的多益或托福成績,相信說服力會立即大增。      

 

  英文筆試:


       考試並沒有作文或英文聽力的項目,純粹是閱讀文法等測驗題,我個人認為題目本身的難度並不高,應該只是作為篩檢的門檻,決勝的重點應該還是擺在之後面試階段。

 

   面試:


       和推甄階段不同的是,此時歷經數月,我又另外增加兩項課外表現的成績紀錄:其一是二月結束的傑賽普模擬法庭辯論賽,我們的團隊得到台灣區的第三名,我個人也得到傑出辯士的獎項;另外則是在一本國際法叢書中我擔任助理編輯的工作,面試前剛好第一版出刊,這兩個新成績也成為我在面試時的主打項目。

 

            雖然大家一定都會費盡心思,對面試下足準備功夫,但其實當場老師往往只給三分鐘的時間,要你簡介自己,在這個時候絕對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詳述從小到大的成長背景或是心路歷程,要把握的是如何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展現出自己不同於其他人的能力、經歷,而這些特質當然要和交大科法所強調的方向和特色結合。像我知道交大科法所有法學雜誌編輯的課程,也定期有科法領航的出刊,正好和我剛結束的助理編輯工作相關、傑賽普的參賽經驗和社團活動就作為自己國際化的能力證明、再加上大三暑假在理律法律事務所的實習經驗,強化實務參與的領域。

 

           課外的活動部份每個人有機會接觸的都不相同,相信老師們看重的點不在於數量多寡,而在於當中的內容是否和交大科法所標榜的國際化、實務化與領域整合密切相關,如果大學時代所參與的活動正好就和這些方向吻合,老師們才會更確信你就是所上要收的那ㄧ種學生


       另外我要分享一個不大光采的地方:面試時老師告訴我,當初推甄會沒有通過初審的原因,是因為大學成績裡有幾科成績分數較低的緣故(對照其他高分的單科,老師們會擔心我有偏食的情況),在面試時被當場點出成績不好實在很汗顏,但當下我很誠懇地告訴老師們箇中原因,強調自己學習並不會厚此薄彼,為了出國的計畫,未來在研究所的成績也會更小心注意,這個沒有閃躲迴避的回答倒也助我安然度過了這個關卡;另外一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問題是老師們要我說一個說服他們不錄取我會後悔的理由,當下愣了幾秒,但隨後的反應是說自己能代表所上打WTO模擬法庭的比賽,又立刻被其他的老師質疑研究所不光只是打比賽,對於這個質詢我則回答這固然不是研究生生活的全部,但不同於上課、寫報告和做研究,能打比賽是我和其他同學最不一樣的地方。事後回想,在這裡老師其實要考驗的是我們的自信程度,只要用不卑不亢的態度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和特色,自然就能老師留下好的印象

 

總體心得:


      之前在網路和BBS上瀏覽報考相關資訊時,曾經看過一個典型的問題和迷思:交大科法所只偏好台大畢業的學生當下差點害我卻步,對自己報考的信心大減。雖然報到後的確發現同學多數來自台大政大,但仍不乏有像我這樣非台政出品的族群,我相信畢業的學校絕對不是重點,至於在學的成績、課外的活動表現、英文能力……,這些固然都是老師們參考的因素,但它們不會單獨成為個別的指標,而是綜合了這些項目後,所建構出的人格特質是否和科法所的發展方向切合,這才是關鍵決勝的所在。所以我鼓勵對交大科法所有興趣、將來想朝非傳統發展法律方向發展的學弟妹們,都能報考勇於嘗試,為自己的法律生涯開創出不同的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tui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