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與臺灣科技法學會合辦之期刊『交大法學評論』榮獲2020年台灣學術資源影響力法學類獎!感謝創刊榮譽講座劉尚志老師、總編輯林志潔老師、執行編輯張兆恬老師、林建中老師、陳在方老師的努力,與科法學院張文貞院長、陳鋕雄所長對本刊物的支持,以及科法所學生的共同努力。
交大法學評論:https://lawreview.nctu.edu.tw
徵稿簡則與體例:https://lawreview.nctu.edu.tw/call-for-paper/
本院與臺灣科技法學會合辦之期刊『交大法學評論』榮獲2020年台灣學術資源影響力法學類獎!感謝創刊榮譽講座劉尚志老師、總編輯林志潔老師、執行編輯張兆恬老師、林建中老師、陳在方老師的努力,與科法學院張文貞院長、陳鋕雄所長對本刊物的支持,以及科法所學生的共同努力。
交大法學評論:https://lawreview.nctu.edu.tw
徵稿簡則與體例:https://lawreview.nctu.edu.tw/call-for-paper/
作者/ 科法所 2017級 碩士班 杜佩珊
由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林志潔特聘教授擔任主持人,邀請陳又寧律師、吳奐廷學長、蔡欣穎學姐及胡雅雯律師分享申請美國頂尖法學院及準備美國律師考試的過程與心路歷程。本次留學講座輕鬆有趣,志潔老師及學長姐們不僅分享申請的種種流程,也與大家交流出國讀書的趣事與壓力,因此即使已進入學期尾聲,仍有許多同學一同參與。
本次講座學長姐分享自己的申請經驗,並給大家以下建議:
1. 動機
2017年理律盃公民行動方案競賽已於5月6日正式劃下完美的句點,本次活動係由財團法人理律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與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共同主辦。以下簡要分享活動的精彩成果:
決選日當天先由各參賽隊伍向評審展示以「逆轉債留子孫」為主題的具體行動。編號1701隊伍探討空氣污染問題,並透過相關資訊揭露,以及建設工業型空氣監測站,深化民眾對於該議題的關注,該隊伍強調,數據公開不能完全解決資訊不對等的問題,數據的詮釋才是重點;編號1702隊伍則發現食物浪費將造成環境與財政問題,逆轉方式是建構街頭冰箱制度與剩食資訊平台,以里作為單位,讓有需要的民眾方便取得剩食。該組指出,目前六個試辦點的發展狀況不錯,這也讓各里有政治上誘因願意投入街頭冰箱計畫;編號1703隊伍發現台灣有許多閒置的公共建設,可以透過建構任務型智庫、選民指南,以及W.E.T.監督機制等,預先防免此類公共建設執行,該組也認為可利用參與式預算,讓人民能直接決定預算的使用方式;編號1704隊伍探討如何解決塑膠袋使用的環保問題,在生產、消費、回收處理等三方面,建立塑膠循環經濟,使塑膠原料可持續回到工業循環中;編號1705隊伍一樣認為環保問題涉及代際正義,紙杯使用就是顯例,該組提出ECO-CUP環保杯,以租用代替紙杯、設計獎勵政策提高誘因,此外銷售環保杯同時能回收成本,其終極目標是追求每個人都能使用自己的環保杯,從自身的學校環境做起,以小循環影響大循環;編號1706隊伍觀察Uber議題,發現目前計程車空車率偏高,且會帶來空氣污染,若能整合計程車人車管理與網路系統,就可以增加經濟產能並減少空污發生;最後是編號1707隊伍,該隊討論高齡社會底下的長期照護需求,並分析以保險制度與稅收制度作為長照資金來源的差異,若能同時吸納此二制度的優點,就能改善稅收制度可能發生資金來源浮動的問題,該組最後建議引進私人保險人進場,以及整合長照資源。
經過一系列的方案說明,與會評審也為各組完成了分數的評定,在正式頒獎前,評審林邦文教授勉勵年輕的公民行動新手,熱情是入門的開始,未來同學如有意願繼續發展相關企劃案,非常願意繼續提供協助;評審李岳霖律師則提出疑問:同學們一再說「我要連署」、「我要開粉絲團」、「我要結合NGO組織」、「我要對政府施加壓力」,但這種類似網紅的模式真算是公民行動嗎?活動結束後,更重要的是下一步怎麼走,希望同學們會後繼續努力;評審李念祖律師則認為公民行動方案競賽最重要的是「行動」,「競賽」反而不是重點,李律師再以美國27條修憲案的過程勉勵同學,公民行動不要因為一時成績的評價就否定其價值;評審廖元豪教授表示行動須要計算,現在的政府似乎被想像成服務業,這會讓政府在面對人民的呼聲時作出退讓,同學們談了很多公民倡議,但實際上大多萬人按讚,一人到場,我們要思考如何改變立委的想法、和掌權者對話、知道他們的思維、學習讓對方妥協,謾罵與責備無法讓人改變意見;評審林志潔教授讚許同學議題的說明讓人印象深刻,自己已經在思考剩食分享是否能在自宅附近實踐,以及明年續辦理律盃,是否能利用環保杯替代紙杯等,此外林志潔教授還與同學分享自己從事教學工作與留學的經歷,雖然放棄了高薪的律師工作,但在經營交大科法所的過程中實現了自己對於法學院教育的想像,人生短暫,勉勵同學把握眼前的機會;評審高銘志教授指出自身投入法律修正的經歷,經濟學者主導著許多相關法案的提案,這讓法律人碰到許多困難,台灣過去一直很難建立理性溝通的立法規劃,希望公民行動是一個起點。
2014級 碩班 科技組 張信綱 |
交大科技法律學院每年舉辦的全國科法研討會,總有來自全國的踴躍投稿,而這些稿件經過嚴格篩選後,入選的文章將會被編輯成論文集,發放予參與人士。論文組所背負的任務即為校稿入選文章,使文章成為格式一致、引註清楚、並且註腳來源易於查找的一份文集。有修習科法所的法學雜誌編輯課程的同學(推一下,法學雜誌編輯可是交大科法所的特色課程之一,千萬不可錯過!),在全國科法籌備時皆會是論文組的一員,同學可以藉此機會練習、運用、精進在法雜課程中之所學。校稿需要的不僅僅是熟習Bluebook的規則,亦是考驗耐心與細心的工作。 |
|
我想毫無疑問,論文組的任務可說是極具挑戰性。以今年為例,論文組組員被分為二組,分別為一二校組和三校組,被分配到一校的同學由於面對的是第一手的文章,通常需要更正較多的格式錯誤,因此較為辛苦,所以一二校組的同學會輪流執行一校和二校。三校組的成員皆為碩二的同學,需要擔負整體格式審查的重任,並且校對一二校組所提出的問題。論文組組員除了需熟稔中英文引註格式外,還需要擁有高抗壓能力和優秀的時間管理能力,因為每年校稿的時程總是非常緊湊,組員們得同時面對多篇被分派的論文以及新學期的課業壓力。論文組組長負責的是訂立時程表、文章分配還有最後的四校、統整工作,例如必須考量組員所分配到的工作量是否適當、處理突發狀況、對於所有將編入論文集的文章全部校閱,並且在期限內將校稿完畢的文章交予行政組做進一步的編輯。 |
2014級 碩班 科技組 林伯勳 |
我有幸在第19屆全國科法研討會中擔任行政組組長一職,藉由這次的經驗,讓我深入了解一場研討會從最先期的準備到收尾時的每一個環節,令我受益良多。雖然大部分的人可能會認為行政組是最簡單的工作,然而實際擔任行政組組長後,我才發現每一場光鮮亮麗的研討會背後,其實幕後都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在此,我謹向所辦的各位鐵娘子與行政組的工作夥伴們,致上最高的謝意。 |
|
由於長期合作餐點的商家已於今年停止營業,因此從今年8月初,我就在新竹四處尋訪經濟實惠又可外送的餐點。藉此,我發現其實在新竹有許多令人食指大動的美食,雖然我也因此而增加了不少重量…。而在挑選餐點時,餐點是否美味當然是首要考量,但還必須考量餐點的預算、商家可否外送、便當盒的外型、調整數量的時點、菜色整體搭配的美觀度、餐點的賞味時間……等等看似不起眼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還必須考慮該商家是否有長期合作的機會,以替日後須舉辦活動的學弟妹們與商家打下良好的關係。 |
又到了畢業的季節!
2015交大科技法律學院畢業典禮,於6月6日盛大舉辦,
今年的小畢典主題為「囍宴」,
象徵著畢業生即將離開科法學院這個溫馨大家庭,步入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祝福學長姊們畢業後一切順利,
今年三月,本所第二次參加Willem C. Vis (East)國際商務仲裁模擬法庭辯論賽
從一百多隊脫穎而出,晉級16強,
與美國哈佛、耶魯大學排名相同,榮獲Eighth Finalist in the Competition for Best Oral Team
創下臺灣代表隊前所未有的成績!
讓我們一同來看看他們精彩的比賽經過和心得分享吧!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是全台灣第一個科技法律學院,也是全台唯一「由下至上」推動成立的法學院。為了感謝在建院過程中來自各方的支持,並推廣本院的教育理念,2015年3月11日的上午,本院在台北花園酒店舉辦建院記者會,並於下午時進行感恩酒會,當天現場座無虛席、互動熱烈。
感恩餐會相關報導:
自由時報:http://goo.gl/nPiZ8N
聯合新聞網:http://goo.gl/XpM3qI、http://goo.gl/LttWeo
交大科法所招生說明會是本所一年一度的大活動,
從暑假開始,就緊鑼密鼓地籌備、規劃,
就是為了舉辦一場讓有志進入科法所的你們,
都能感受到我們的用心!
今年的招生說明會,在10/1畫下完美句點,
本所呂馥伊、簡菀萲、林誼勳、張聖羣同學,由陳在方老師、薛景文老師領軍,參加「The International ADR Mooting Competition 2014」,為台灣唯一代表隊伍。並擊敗來自英國、香港、中國、韓國、澳洲、印度、波蘭、馬來西亞、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共25個隊伍,榮獲「最佳訴狀獎」,呂馥伊同學更名列「最佳調解人」之一。
他們不僅為交大科法所爭光,也為台灣爭光!
恭喜他們!!!!
2013級 法律組 呂馥伊
再會啦,心愛的有緣的人!
祝各位學長姐畢業快樂!鵬程萬里!
交大科法所每年舉辦的國際學術參訪一直是所上相當重視的活動,今年則是由志潔老師和立達老師帶隊,前往華盛頓D.C.,期間我們拜訪了喬治城大學、維吉尼亞大學和杜克大學法學院,對於學生拓展國際視野以及未來想繼續出國深造皆有很大的幫助。
此三間著名的美國法學院皆提供了一個午餐時段的reception,由學校內的招生單位專業人員與我們座談,向大家介紹教學環境以及學習資源,並解答大家對於到美國求學的各種疑問,此外,學校也提供他們的LLM、JD課程讓我們旁聽,這是相當難得的機會,能夠坐在美國法學院的教室裡,和法學院學生一起上課,體驗美國法學院的教學模式,讓人產生一種憧憬,也期許自己必須更努力,以面對未來的國際競爭。
除了學術參訪行程外,我們也到訪了美國國會圖書館、聯邦最高法院、Finnegan律師事務所、ITC等地點,藉由親身觀察與體驗,更了解相關單位的運作以及美國律師的執業環境。當然,參訪過程中也有輕鬆愉快的行程,包含林肯紀念館、博物館巡禮、異國料理品嘗以及NBA籃球賽欣賞等等,是一次充實又完美的旅程。
喬治城大學的法學院相較於這次參訪的Duke以及UVA校地的規模並沒有特別大,但是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充斥著很多美國聯邦政府機關,因此在一些課程上,也常因為地利之便而有一些實務界的老師來是上課。這間學校的稅法頗負盛名,許多美國JD畢業的學生,多會選擇這裡的稅法進一步學習。
在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我們參與的是美國契約法的課程,教課的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這堂課的主題是”remedy”。由於課堂人數較多,上課地點是在一間階梯教室,課前每個人會拿一張自己的名牌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以利老師點學生回答問題。但與其說是點學生問問題,美國的學生大多蠻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大量的參與課堂討論,師生的互動很熱烈。不過連續被大量英文轟炸了一個多小時,且是在比較中段的時期加入課程,也沒有事前預習課程,其實有點吃不消。雖然課程的過程中多半處在鴨子聽雷的狀態,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發言,主動的學習,實在非常值得我們效尤。
交大科法自2007年起參加WTO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表現不凡
今年更由碩一同學為主力
挑戰 Willem C. Vis 國際商務仲裁模擬法庭辯論賽
來看看學弟妹們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得吧!
本所十分榮幸在十月初邀請徐世榮教授到所上演講
徐教授的演講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對於土地徵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以下是馥伊學妹的心得分享,沒機會聽到徐教授分享的同學快來看看吧!
(打個廣告:11/20、21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歡迎大家現場報名。)
法律組碩一 呂馥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