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台大或政大的學生,你看這篇就對了,因為台大政大的學生就像經過CAS認證過的豬肉,有品質保證,而其他學校的學生就像來路不明的豬肉,有待檢驗。故台大政大的學生只要沒有精神不正常的狀況,要錄取並不是件難事,但其他非名校的學生,就必須再某些部分有突出、特殊的表現,才能讓老師印象深刻。以下是我的心得:
自傳沒有所謂的公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跟經驗,故十個人有十種自傳的寫法。故我覺得表現出自己的特色會比參考別人的模式要來的好,以下是我自傳的方向:
(一)過去的表現
主要是大學的表現,寫高中的以前的沒啥用,而且社團,幹部、辦活動這些都不太重要,因為這些跟研究所沒啥關係,主要還是課業,成績方面的表現。
至於何謂讀研究所的能力?請多加推敲,試想大學和研究所有何不同之處,應可獲得解答。
當然,如果你的自傳寫的天花亂墜,但成績卻不怎麼好,那自傳內容的真實性也會遭受質疑,故成績也不能太難看
(二)未來的目標
包括進研究所想做什麼,包括你對這個研究所了解,你未來可能學習、研究的方向、領域,還有你的動機、目的等等。
特別注意本所與一般法研所不同之處,思考為何本所不採一般筆試,而要求自傳和面試?這是否代表本所希望學生具備某種特質?學生對於「科技法律」應有何種理解?這些問題從所上網頁、或本所發行的「科技法學評論」中皆可看出端倪,可加以閱讀。
二、讀書計畫
以我個人經驗來說,讀書計畫並非太重要的部份,只要對本所的課程稍加了解,找出有興趣的課程加以著墨即可。
三、面試
面試和自傳的內容密不可分,簡單來說,自傳寫什麼東西,就是面試時老師會問的東西。故主導權在考生手上,要好好把握。
另外,面試時老師常會用英文發問,故準備一份英文的自我介紹也是必備的。
至於外面流傳的一些面試禮儀,例如要穿什麼服裝、要擺什麼坐姿,要說什麼敬語,我個人覺得不是那麼重要,只要看起來不要像流浪漢就行了。重要的還是展現自己的能力及特色。